近期sacai x Nike 的聯名款重磅回歸,攻佔社群版面,除了其潮流感設計的外表下,你知道他們合作的鞋款其實是源自於 Nike 的第二代跑鞋嗎?這雙四十年前的復古慢跑鞋,名為鬆餅鞋,由 Nike 創辦人 Bill Bowerman 在鬆餅機中找到的靈感,而在鬆餅鞋之前的跑鞋正是這幾年曾推出的阿甘鞋(Cortez),但在抓地力以及彈性度上鬆餅鞋可以說是阿甘鞋的進化版,不過在當時無論是阿甘鞋還是鬆餅鞋都造成當時一股流行,以下就來介紹鬆餅鞋的由來!

在說鬆餅鞋之前,我們還是要提一下阿甘鞋,當時因為奧勒岡大學的長跑運動員 Kenny Moore 在比賽中因為失誤而導致腳部外側被鞋釘刺傷,造成壓迫性骨折。為了不再讓這個狀況發生,Bill Bowerman在1966年打造了一款跑步鞋,也就是阿甘鞋,主要特色為:前掌和腳跟柔軟的泡棉中底能有助於緩震,而高密度外底非常耐穿,因此引進市場後獲得廣大迴響,同時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跑鞋,也Nike 第一代跑鞋。

接下來,Bill Bowerman 繼續改良跑鞋,他想讓跑鞋即使沒有金屬鞋釘,也能有出色的抓地力。最後他在鬆餅機中發現靈感,因此這雙鞋名為鬆餅跑鞋。在1970年的早晨,他看見太太芭芭拉從鬆餅擊中拿出格子狀的鬆餅,靈光一閃地想:「鬆餅上的格子形狀,或許能為鞋底提供完美的抓地力。」於是他先將鬆餅機拿到車庫,將鋪跑道剩下的氨基甲酸乙酯加熱後直接倒進鬆餅機,偉大的發明通常不會第一次就成功,當然這次它搞壞了鬆餅機,但後來經過不斷測試,他設計出易彎曲且彈性的橡膠材質鞋底,最重要的是,它還很輕巧!在這之後,他以此為靈感在1972年推出手工打造的「Moon Shoe」,由於具有強力裝地性的鬆餅鞋底跑鞋,並在走過泥濘時會留下ㄧ格格鞋印,同時象徵當時阿波羅登上月球所留下的腳印。到了1973年,Nike改良鞋底後推出 Waffle Racer,1974年,成熟的 Waffle Trainer 終於問世,開啟後世鬆餅鞋歷史,並於1978年推出 Nike LDV,1979 年推出 Nike Daybreak。

去年, Nike 與 sacai 主理人,AKA 日本時裝設計師阿部千登勢所聯名的款式,我們拿這兩雙來說,分別是 Nike LDV Waffle Daybreak以及Nike LDWaffle,前者是融合了1978年推出的 LDV 以及於1979年推出的 Daybreak 兩者融合,後者則是 LDV 與Waffle Racer,兩者在聯名鞋款中的表現都帶著混合風格,鞋舌以及中底都十分引人注目,目前價格大多座落在一萬多台幣,經過這些解釋,你是否對這雙經典跑鞋有重新認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