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總是在飲食與體態間糾結找不到平衡嗎?今天邀請到自由教練Aileen,要來跟大家分享他因為長期壓抑而患上暴食症到康復的心路歷程外,還要教你3大原則健身也健心讓你拿回飲食主控權,一起來看看吧!
追求別人眼中的完美體態,反而患上暴食症...
過去在追求紙片人的年代,Aileen因為不想被旁人嘲笑有蘿蔔腿、臉太腫等,靠著吃代餐,配合重訓與大量有氧的運動,努力追求別人眼中的完美體態,三個月就瘦了10幾公斤,終於瘦成她當時夢寐以求的紙片人時,卻反而因為長期壓抑而患上暴食症。
走過暴食恢復,才發現不把自己框架住的重要性
Aileen說:她以前是個不知道怎麼抒壓的完美主義者,總會靠吃發洩,反倒演變成了暴食症,症狀發作時,一口氣能吃到家中所有囤積的食物,且一整個晚上幾乎都在進食。
讓她從紙片人的狀態又復胖回去,復胖後對自己感到自卑,又開始減肥,進而讓運動對她來說,變成了一種吃多後的懲罰。減肥後壓力過大又會開始暴食,因此五年間不斷地陷入暴食-自厭-减肥-暴食的惡性循環。
一直到她參加健美比賽,認知到體態其實有很多不同美的呈現,以及比賽期間,有專業的營養師與教練協助飲食與運動規劃,且在完賽後,開始嘗試All in的飲食法,不再限制自己、把自我框架住後,才慢慢的走出暴食症的陰影。
自由教練Aileen教你3大原則拿回飲食主控權
Tip1.飲食失調發生時,你一定需要一個情緒出口
很多人都會以為飲食失調的症狀,像是:厭食症、暴食症等,發生在女生身上比較多,但其實飲食失調的原因有很多,過於追求完美、壓力事件以及身心創傷等,都有可能是導火線,因此不管男女,每個人其實都有可能會遇上這樣的困擾。
當你發現你會靠吃來發洩,或是不吃來壓抑自己時,Aileen建議:「可以把這狀況跟身邊的好友、愛人聊聊,除了能有一個陪伴感外,還能讓你的情緒有一個抒發的出口。」
慢慢的你會讓自己抒發壓力的方式轉移,不過如果症狀太嚴重,甚至已經出現一些健康問題時,就要尋求醫生或營養師的進行專業的協助。
Tip2.運動習慣的建立與飲食調整都要循序漸進
Aileen說:「參加健美比賽,從長期參加的選手身上學到,運動習慣的建立與飲食調整都得在循序漸進中慢慢的改變,一昧地追求速成,反而會帶給身心過多的壓力,且沒辦法真正的享受其中。」
因此對於來找她上教練課的健身新手,她都會以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先養成正確的運動觀念與運動頻率,再來追求運動強度。
在飲食上,也做漸進式的調整,從減少空熱量食物攝取的頻率開始,而不追求一次性的戒斷,讓你的身體與心靈滿足都能跟食物能和平共處。
Tip3.運動和飲食都要專注當下,聆聽身體的聲音
Aileen說:「很多人運動時,總喜歡聽些很high的音樂,幫助自己動起來,我以前也會這樣做,但其實運動的當下是很需要專注在身體上,才能讀出身體想傳達的訊息。」
像是,做某些動作會有點卡卡的,那其實是身體想傳達你用錯姿勢了,長期姿勢不良下來,是很有可能造成運動傷害的。但如果你沒有專注在當下,是相當容易忽略掉這些微小卻重要的身體訊息。
在飲食上,也很需要專注其中,去注意身體的滿足點在哪裡,吃得剛剛好就好,不要預防性進食或無意識的進食,讓自己吃到很撐,這樣其實不知不覺中,容易攝取過多的熱量,且對於心靈上的療癒感也毫無幫助。
Aileen說:「許多女孩把自我價值和體重、外貌聯結在一起,以為變美了就會自然而然的有自信,以前的我也是這樣。但開始接觸健美後,看到了美有很多種詮釋方式,健身也不只局限於健身房這短短1小時,而是延續至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只有你才能定義自己的價值,不被框架住。」
飲食與體態間的平衡該怎麼拿捏,其實秘訣就在於聆聽身體最真實的聲音,不被外在的眼光所框架住,美的詮釋方法有很多種,把心裡跟身體都照顧好了,就能呈現出專屬你的自然美,如果你也處於飲食失調的狀態中,不妨試試上述提供的小TIPs,試著拿回飲食的主控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