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運動員心理為人生志業 彭涵妮成臺灣體壇另類心輔官

昔日中華職棒Lamigo桃猿隊運動心理諮詢師、美國頂尖網球及高爾夫學院IMG Academy心理教練,現國立體育大學球類系教授彭涵妮從大學時期就以照顧運動員心理為人生志業,投入運動心理工作至今,已幫助國內許多不同運動項目選手,成為臺灣體壇另類心輔官!

照顧運動員心理為人生志業 彭涵妮成臺灣體壇另類心輔官
國立體育大學球類系教授彭涵妮投入運動心理工作多年。彭涵妮提供

 

 

棒球不再是只有男性才能參與的職業!

 

學生時代就相當熱愛棒球的彭涵妮,即便大學就讀課業非常繁重的輔仁大學英文系,仍堅持主動報名進入輔大乙組棒球隊,「輔大棒球隊是國內大專棒球名門,很多學長都很驚訝我這位學妹怎會想加入當球員,跟男生一起練球和操體能。」彭涵妮在輔大期間熱情投入跟棒球有關的任何事物,除了上場比賽打擊,還身兼球隊經理一職。

 

大三至體育系選修「運動心理學」,進而開啟她的另項職涯,「選修季力康教授的運動心理學課程,坐在台下的我如沐春風,強烈感受到老師的學識淵博,以及運動心理學的奧妙,也開始運用心理技巧協助輔大棒球隊。為了想要對運動心理學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赴美攻讀碩士時即轉攻讀運動心理學。」起初在美國康乃狄克大學攻讀運動心理碩士,也曾遭到父母反對,「父母親擔心去國外主修這項領域,回到臺灣難以找到穩定工作。」但彭涵妮仍堅持自己理想,還成為中職史上首位運動心理諮詢師,驗證了運動心理訓練能夠有效的幫助職業選手在面臨高壓狀態時,仍維持冷靜,發揮應有的實力與表現!

 

照顧運動員心理為人生志業 彭涵妮成臺灣體壇另類心輔官
彭涵妮使大家看見棒球不再是只有男性才能參與的職業。彭涵妮提供

 

再度編織Lamigo桃猿隊的冠軍夢

 

雖然中華職棒未曾出現過運動心理諮詢師整季隨隊協助選手,但身為Lamigo運動心理諮詢師的彭涵妮,運用自身專業幫助Lamigo於2011年到2015年賽季期間取得4次季冠軍;3座年度總冠軍,是Lamigo奪冠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臣。

 

Lamigo前身La New熊隊於2011年將主場遷移至桃園國際棒球場,並在該年1月6日將隊名正式更名成「Lamigo桃猿隊」,當時彭涵妮在2010年擔任廣州亞運中華隊隨隊運動心理諮詢師,與壢新醫院醫療團隊共同協助棒球中華隊,後來壢新醫院運動醫學與Lamigo合作提供醫療服務,並聘請彭涵妮於中職2011年下半季開始協助Lamigo全隊心理訓練,強化球員臨場心理,而Lamigo也在那時成為國內首支具有專屬運動心理諮詢師的職棒球隊。

 

前Lamigo總教練洪一中認為彭涵妮的加入,能讓球隊蛻變成真正兼顧運動科學的職業球隊,2011年下半季找來彭涵妮助陣,Lamigo便隨即奪得該年下半季冠軍,雖然最後在總冠軍戰落敗,但也讓彭涵妮下定決心一定要再更強化球隊心理與團隊凝聚力,誓言要在隔年奪得總冠軍。

 

2011年與統一7-ELEVEn獅隊爭冠失利,彭涵妮點出面對統一陣中擁有許多資深且經驗豐富的國手級球員,處於換血階段的Lamigo稍屈居下風,「由於距離上次球隊打進總冠軍已隔數年,隊上年輕球員較無大賽經驗,關鍵時刻的經驗值還是稍微不如對手。」隔年2012年總冠軍戰再度上演相同對戰戲碼,這回彭涵妮有備而來,不僅與Lamigo全體球員開會給予高強度心理建設,也針對個別球員進行心理訓練與諮詢,最終Lamigo在2012年總冠軍戰以4勝1敗擊敗統一,贏得球隊歷經搬遷到桃園主場及球隊更名後的首座總冠軍。

 

飛往美國接受網球及高爾夫訓練聖地IMG Academy洗禮

 

IMG Academy為美國最知名網球及高爾夫訓練學校,該網球訓練營培育出Pete Sampras、Andre Agassi兩大傳奇世界球王,及Maria Sharapova、Martina Hingis、Serena Williams、Venus Williams等世界球后,除了網球,也有許多國內外知名高爾夫球星如魏聖美(Michelle Wie)、曾雅妮與潘政琮都曾長期在IMG高爾夫學院訓練,而彭涵妮也曾在IMG Academy從事心理教練的工作。

 

來到培育出世界網球和高爾夫球王及球后的搖籃,彭涵妮難掩興奮的心情,表示IMG學院不是只有硬體設備新穎,就連運動員的每日例行訓練課程,都會安排心理教練來幫青少年選手授課,以便讓選手從小就培養較為健全的運動心理,「選手往往面對壓力會不知所措,透過心理技能的訓練,幫助選手勇於面對任何在運動場上所發生的困境。」過往Sampras、Agassi、Williams姐妹除了自身具備高超球技,也經常在比分落後時,展現強大心理素質,才造就個人在網球四大滿貫賽的榮耀及成就。

 

持續在母校國立體育大學培育後進

 

透過中華職棒、美國IMG Academy,以及亞運、奧運國際賽事磨練,且取得國立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後,彭涵妮萌生想替母校國體大培育更多專業的運動心理諮詢老師,以及照顧更多項目的運動員,「這是我來到大學任教的初衷,我想要訓練出專業且國際化的運動心理從業人員,也想讓更多選手因運動心理而受惠。」

 

照顧運動員心理為人生志業 彭涵妮成臺灣體壇另類心輔官
協助國體大韻律體操選手贏得全大運金牌。彭涵妮提供

 

常鼓勵自己學生,若要從事運動心理諮詢師的職業,首先得培養專業,且要穩健切實,逐步進行,而不是只想一步登天,「當還在服務大專運動員時,就先專心照顧好大學生,而不是只想著擔任職業選手的心理師,畢竟職業和學生運動的運動心理有明顯差異,所以得先評估自己的能力。」再來就是建立口碑,這在任何工作場域上皆適用,「有沒有用心投入,就連被照顧的運動員都感受得出來。」

 

照顧運動員心理為人生志業 彭涵妮成臺灣體壇另類心輔官
有無用心投入就連被照顧的運動員都能感受到。彭涵妮提供

 

當一位稱職的運動心理老師除了要有專業素養,也需要精通許多運動項目規則,還要時時刻刻保持良好精神,特別的是還須具有豐沛的體力,「高爾夫選手打完18洞,要4到5個小時,我也在大太陽底下跟著走完18洞,觀察並記錄選手心態,且須熟悉高爾夫球的比賽規則。」目前彭涵妮至今已服務過棒球、女壘、網球、羽球、桌球、籃球、高爾夫、韻律體操、射擊、射箭、游泳等超過十種運動項目的選手,甚至在學校所開設的「運動心理學」,還是許多國體大學生的必修課程,間接一圓在母校服務更多不同項目選手的夢想。

 

「我是位很熱血心腸的人,其實運動員比較不太主動向人訴說內心脆弱,所以比較常都是我主動去跟運動員交談,建立起初步關係。」身為運動心理的教育工作者,最希望看到運動員能學習並運用心理技巧,讓自己有更良好的心態;而運動心理老師的責任,就是幫助運動員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且不斷的自我成長!

你可能會喜歡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若有侵犯版權煩請即刻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