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東京奧運登場,相信大家對於運動員的一舉一動都非常關注,今天編輯就要來介紹運動選手絕對忌口的「促疲勞飲食」是什麼?快來檢視看看,你是不是不知不覺每天都攝取許多「促疲勞食物」,讓你愈吃愈累呢?
「促疲勞飲食」是什麼?

運動員是最需要注重自己體力的一群,除了精實訓練之外,他們也十分在意飲食,因為正確的飲食能提升運動表現,有些飲食法和食物,是選手們絕對忌口的促疲勞飲食,一起來看看:
1.飲料中多半含有大量的醣類,容易使血糖在短期間激烈變化,不只會增加疲勞感,更會導致體內的糖化,因此含糖飲料是典型的促疲勞食物。
2.許多人以為喝點小酒有助於睡眠,但若睡前只喝酒,反而會刺激胃酸過度分泌,使得胃部黏膜受到破壞,有可能導致愈睡愈累。
3.不吃早餐是典型的促疲勞飲食法,不但身體生理時鐘也會跟著延遲,還會導致睡眠不足、疲勞更難以消除。
4.調味越重的食品越容易加重腸胃負擔,像是:辣味會刺激排汗,流汗過度自然也會造成脫水,反而加重了疲勞感。
5.很多人疲勞的時候就會靠喝茶、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來提神,但咖啡因也會刺激胃酸分泌,在空腹狀態下飲用,反而會讓腸胃受傷,導致身體的疲勞感加劇。
營養師建議的消除疲勞飲食3大要點

日本國家代表隊隨隊營養師-柴崎真木,曾在《總是精神百倍的人,吃的跟你不一樣?》中提及3個一般人可以在日常飲食中參考的消除疲勞飲食要點:
1.吃得對,疲勞自動退散
我們會從食物中獲取能量,藉由其中涵蓋的營養來製造身體各個部分、細微調整體內機能讓身體健康,身體處於健康的狀態,自然就比較不易感到疲累。
營養師在設計飲食菜單時,構成身體材料及能量來源之基本的三大營養素的比例分配相當重要,一般人的攝取會以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碳水化合物、百分之十五到二十蛋白質、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脂肪的比例來分配能量攝取來源。
你可以將此標準作為便當挑選的參考,便當中一半為主食,剩下一半的三分之二以青菜為主的配菜,最後三分之一是肉類、魚類或蛋類的菜色。
2.在對的時間,吃對的食物
人體的體內時鐘會控制我們一整天的體溫、血壓、睡眠以及能量代謝等各種不同的身體機能,什麼時候吃、吃什麼、怎麼吃都會對身體產生不同的效用,如果進食的時機方式不對有時反而會造成身體負擔。
比方說:在消化液分泌不活絡的早上時段選擇半熟蛋相對好消化,可以幫助身體快速甦醒,蛋裡的維他命B1、B2也能提升能量轉換效率。
3.主食的選擇很重要
碳水化合物是供給能量的重要營養素之一,減少主食的份量,將導致能量不足而容易感到疲累,因此與其減少主食的份量,不如選擇膳食纖高的穀物食用,不但可以抑制醣質及脂肪吸收,還能幫助排出腸內有害物質、改善便祕。
一般人雖然不像運動員需要密集訓練,消耗大量的體能,但日常生活也會有許多壓力與疲勞,可以藉由上述以及書中提到的飲食建議,來改變日常飲食習慣,讓你有效地消除疲勞,使身體處於更健康的狀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