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初學者必收!宅媽花花幫你破解5大常見健身迷思

在健身圈小有名氣的宅媽花花,不僅致力於推廣銀髮族健身,在教學上也秉持「慢慢來,比較快」的精神,讓不少學員找到適合自己的快樂運動模式,進而讓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今天就請他來幫大家破解5大常見健身迷思,助健身新手們一臂之力,也有包含銀髮族健身的迷思,一起來看看吧!

 

一句「阿姨」讓花花開啟健身之路

 

 

 

 

宅媽花花說:其實會開始健身,全因國中生鄰居一句「阿姨」,讓年僅21歲的她,開始正視自己的體態,但又不想再次嘗試像國中三餐只吃蒟蒻的極端減肥方式,才開始接觸健身,進而去體驗教練課。

 

雖然是跟大多數人一樣為了追求更好的體態才開始健身的,但讓花花下定決心要把健身教練當成職業,並且推廣銀髮族健身的起心動念,是因為看到原本身體硬朗,每天都有運動習慣的阿嬤,因為失智的關係被迫終止運動,沒想到竟快速老化的震撼。

 

宅媽花花幫你破解5大常見健身迷思

 


 


 

常見健身迷思一:運動習慣的建立要全靠目標設定?

 

花花說:運動一次不難,難在維持運動這個習慣。生物本能是趨吉避凶,當大腦認為運動是痛苦的事情,運動就不可能成為習慣。

 

因此與其逼迫式的幫學員設定每天的運動目標,她更推崇佛系訓練,將運動習慣的建立時間拉長至一年以上,每天都改變一點點,慢慢來,比較快。養成任何習慣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你自己有動力去執行,且要是能原本貼近生活模式的。

 

花花會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地引導學員去找到適合自己生活的運動模式,不需要強迫自己每天一定要空出30-60分鐘去運動,反倒是利用空閒的5、10分鐘做些動作,這樣累積下來其實更可觀喔!

 

常見健身迷思二:練哪裡就會瘦哪裡?

 

花花笑說:想要局部瘦身基本上只有抽脂可以做到,但我都會建議學員,抽脂的用意在幫你精雕身材,沒辦法整個瘦身都靠用抽脂的方式,這樣相當不健康。

 

很多健身新手都會有「練哪裡就會瘦哪裡」的迷思,但其實人體的脂肪要減少,會整體一起減少,根本無法達到練哪裡就會瘦哪裡的境界。

 

而且想要減少體脂肪、體重,比起運動,飲食影響會更大,運動訓練大多只是輔助作用,但運動還有調節荷爾蒙、情緒、增加新陳代謝、提升肌肉量...等好處,因此才會建議想瘦身的人要飲食搭配運動,兩者並進。
 

常見健身迷思三:重量訓練會導致椎間盤突出?

 

 

很多人都會有「重訓是不是會讓脊椎承受太大的力量,長氣累積會導致椎間盤突出」的迷思,但其實重量訓練基本上不太會造成脊椎太嚴重的傷害。

 

花花說:不管是走路的姿勢、坐椅子的習慣或是做重量訓練時,不正確的姿勢...等,都是有可能導致椎間盤突出,所以會導致椎間盤突出的重點在於「不良姿勢」,這也是為什麼會建議新手重訓要找專業教練入門的主因,正確的觀念與姿勢才能保護你的安全,讓運動受傷的風險降低。

 

常見健身迷思四:健身是年輕人的事?

 

很多人銀髮族會有「健身是年輕人才在做的事」這樣的迷思,甚至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會怕動了反而會受傷,而不太敢開始健身。

 

花花說:我親眼從自己的阿嬤身上看到沒有運動後,肌力退化速度之驚人,更明白肌力訓練的重要性,是各年齡層都該注重的事,不動只會加速老化。

 

常見健身迷思五:健身後,飲食習慣得大改變?

 

你是否也有「健身後,飲食習慣得大改變」的迷思呢?像是健身就要吃很多蛋白質、享瘦就執行168飲食法...等飲食上的迷思。

 

花花說:只要你是循序漸進的健身模式,那麼飲食上也不會是一夕間大改變,任何不貼近生活模式的飲食改變其實都不會長久,也會大大提升復胖的機率。

 

比較建議的做法是一天改變一點點,像是:原本七天都大魚大肉的隨便亂吃,改成每週有一天吃清淡點、沒辦法一下子戒掉手搖飲,就從喝大杯變中杯或是糖分減少開始...等,你會發現慢慢來,比較快,而這樣無痛的改變也可以自然的融入生活,變成一種習慣,當你習慣這樣的飲食方式後,也能降低復胖的可能,才能健康且真正的瘦身。

 

在現代任何事都追隨速成的時代,其實慢慢來,真的比較快,當你將運動融進你的日常生活裡,即使只是利用每個空閒的5分鐘做點簡單的動作,長期累積下來都是很可觀的,不管現在的你處於哪個年齡層,都可以從現在開始健身喔!

 

 

你可能會喜歡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若有侵犯版權煩請即刻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