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台灣,在美國洛杉磯長大的周育賢(以下稱Alex),回到台灣後創立了自行車品牌Gochic bicycle,聊及對於交通工具的嚮往,Alex聲音滿是欣喜,能投身於熱愛的事務並發揮所長,對於設計人來說是幸福的一件事。

品牌誕生的時空背景
Alex大學畢業於有「設計界哈佛」之稱的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主修交通工具設計,學習的技能畢業後可以馬上銜接職場使用。但2008年Alex大學畢業時,正值全球性金融海嘯,Alex在前往佛羅里達州義大利設計公司工作一段時日之後,幾經思考、還是選擇回到亞洲發展。
台灣是世界知名的自行車製造地,擁有完整的供應鏈,製作技術十分成熟。但Alex沒有立刻選擇創業,而是先就業,熟悉產業環境一年多的時間。他說道,「我當時30歲出頭,對設計方面有自信,但資源非常不足,做汽車一個人肯定辦不到,但又很想做交通工具,因此決定從腳踏車開始。」


行動中的時尚生活指標
Gochic是個為都市生活而生的自行車品牌,「chic」源自於法文「時尚」的意思,意味著獨特精神與個性,Alex將美學結合設計開發,透過少量多樣方式打進中高階自行車市場,讓Gochic bicycle成為一種行動時尚的指標。

Gochic bicycle設計上以城市車為主,城市車是每天生活都需要使用到的交通工具,是日常一部分,一台每天都要騎的腳踏車,某種程度代表著你的個性跟品牌,不應該只是代步工具,而是生活配件。
由於城市的道路大部分是平地,Alex設計時捨棄了多段變速功能,將輪子放大,讓車體外觀更簡潔輕盈,騎起來輕鬆省力,符合「行動中的時尚」這個品牌精神。


計畫趕不上變化,華麗轉身再出發
創業初期,Alex在大稻埕、華山都有自己的店面,但他坦承這並不在預期中,只是找工作室時因緣際會,受到商鋪鼓勵,希望能帶動大稻埕跟自行車的連結,初期也確實受到眾多媒體與車友關注。
但開店是很辛苦的一件事,不僅要顧店、陪伴客人、還要介紹設計理念,能花費在設計開發的時間頓時少了許多,Alex漸漸感到挫折,「這跟我創業的目的不太一樣。」


「我希望能將自己的品牌產品交給通路販售,因此回歸初衷,我必須花更多時間在設計開發上才行。」2017至18年間,Alex將店面換到華山附近的工作室,形式較為接近展示間。除了新的自行車款式,Alex陸續開發後背包、斜背包等周遭配件,他闡述理念,「很多客人喜歡Gochic bicycle品牌,但他們不會騎、或者沒有需求騎自行車,那我們就可以提供他們更多樣化的選擇。」

疫情時代下,自行車市場以強勁力道逆勢反升
從事設計產業,Alex如何看待美國與台灣兩個不同環境?他笑著說道,「國外比較就事論事,產品夠好就有市場;台灣則比較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當然東西不好一樣會推掉,但在台灣需要『情感』,才會伴隨信任。」
Alex繼續舉例,「像我之前開店,跟我年紀差不多的客人,喜好事物也差不多,大家步調就會相同。找配合廠商也是如此,我當初從零開始一間間拜訪,很多都不理我,但有合作至今的,就是長期一同努力的好交情。」

近兩年全世界受到疫情衝擊,許多民眾不願搭乘傳染風險較高的大眾運輸工具,包含日本、歐美等地,自行車一躍成為最好的代步工具,讓店家供不應求。比較特別的是,台灣自行車工廠同樣收到大筆訂單,但受到供應鏈產能下滑影響,目前市場比較混亂,但可以預見未來潛在的龐大需求。
關於品牌發展走向,Alex透露Gochic未來不只侷限於自行車,會設計露營、登山等戶外功能性產品,結合上述並導向相同願景,「近幾年露營已拋開過去辛苦搭帳棚、克難野外求生的印象,而是追求豪華舒適的『度假式露營』,這也符合人性,畢竟作為生活態度的展現,人總是想要在休假期間的戶外活動獲得享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