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上白色厚重擊劍套裝、金屬網型頭盔,一邊快速移動步伐,一邊緊盯對手動作,一旦抓準時機,就得精準且俐落地朝著對手出劍。
擊劍場上,程昕是出招迅猛、屢屢締造佳績的殺手級劍士,曾在全大運女子鈍劍刺下個人四連霸;2018年亞運女子鈍劍個人賽闖進八強;2019年代表中華隊拿下亞洲U23團體女子鈍劍榮銀牌、個人銅牌。
走出擊劍場,脫下劍服、護具、頭盔後,程昕是一名長相、笑容甜美的小女生,強烈的反差,讓她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還因此獲封「擊劍甜心」。
「也可以啦,也沒什麼不好啦!媒體可能覺得我長得比較可愛吧!」聊起「擊劍甜心」封號,程昕不以為意,輕輕笑了起來,她的語調甜甜的,但語速卻非常快,有時停頓一陣後,又會冷不防地連拋數句,令人措手不及。
擊劍菜鳥的快轉人生
程昕的擊劍人生也是如此,像是被「快轉」一樣。她起步得晚,國中是花式滑冰選手,高中時才跟進學姐腳步,誤打誤撞踏入了擊劍界,從此愛上了這項充滿未知與挑戰的運動項目。
「面對不同的對手,必須快速設計應變戰術,策略若是成功了,就會非常有成就感!」程昕難掩興奮地說著。
腳步走得飛快,但程昕的每一步卻很紮實,一旦遇上瓶頸、挫折,她會立刻調整心境、轉換戰術,站穩身姿後迅速迎戰。
「高中進去擊劍隊時很討厭比賽,但我會想:如果不想要比賽,那每天為什麼要堅持訓練?」程昕說,她的信念是「要嘛做到最好,要嘛不要做」,為了「做到最好」,她每天和隊友勤奮練習、互相激勵,並沿路劈開眼前阻礙。
「一開始都被隊友電爆,可能是15比0,但我會想,明天或許就是15比1,進步1分也是1分啊!」在強大心理素質支撐下,程昕飛快成長,花不到3年,就從擊劍菜鳥躍為榜上有名的劍士。

擊劍練習中,選手激烈交鋒下難免碰撞、受傷,程昕起初一撞傷就會爆哭,如今已將受傷視作家常便飯,腿上時常帶著青一塊、紫一塊的斑痕。
程昕分享,某日去超商採買時,店員直勾勾盯著她的腿,最後禁不住好奇,開口問她:「妳腳怎麼這樣啊?」程昕當時簡單回應:「沒什麼,練劍啊。」一般人眼裡,這事關美觀,但對於她而言,這不過是一路辛苦的痕跡,他人的眼光何須在意?
強健心理素質,可說是程昕奪勝關鍵,這種正面樂觀究竟從何而來?她沉寂片刻,倏地拉高聲量:「我想到了!我覺得是從小培養的,小學讀森林小學,當時要住校,一開始我每天哭著回家,但後來慢慢能適應。」家人不在身旁,老師又不能24小時陪伴的情況下,養成程昕自律、獨立個性,遇到困難不會「擺爛」,而是想盡辦法解決。
失敗後的勝利更甜美
當然,再堅強樂天的人,偶爾也會遇上光芒散盡、墮入黑暗的時刻,但迷惘通常不會太久,程昕總能快速斬開迷霧,帥勁十足地找回鬥志。
大二時期的亞青賽,程昕在個人賽、團體賽都輸1分,好不容易拚進加分賽,最終卻以1分之差被逆轉。「當時有自我懷疑,是不是不太適合這項運動?這麼努力也打得跟屎一樣。」程昕說,當時她放下勝負心,用「還能多慘?」輕鬆心態迎接下一場比賽,結果意外在大運會拿下冠軍。
這次亞洲奧運資格賽,程昕以第五名之姿抱憾,她坦言接獲訊息確實失望,但馬上調整心情,她非常清楚,失敗一點都不足懼,提高戰力後,揚起塵土重新殺回戰場,永遠都再次獲勝的可能。
「我寧願失敗一百次,換一次成功。」程昕不是溫室培植的嬌嫩花朵,而是身經百戰的劍士。一路走來,她漸漸發現,經過無數次挑戰後摘得的勝利果實,比伸手就能摘到的更加甜美。
疫情下,訓練不停歇
無緣奧運殿堂,程昕把目標放到下一次的全運會。關於擊劍生涯會延續到何時?她語氣肯定地說:「沒有設限,我百分之百會繼續練。」
程昕時常自問,自己究竟有多愛擊劍?「我發現,不管做什麼事情,我總是會不小心想到擊劍,它已經和我的生活密不可分,如果有一張白色的考券,我會不由自主地畫上很多和擊劍有關的東西。」
今年受疫情影響,許多訓練、賽事因而停擺,但程昕的腳步沒有停歇,她每天透過網路影片訓練自己,持續鍛鍊體能、練習基本擊劍動作,讓自己隨時能從容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