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雜誌》指出,太極拳是「最完美的運動」,而不僅僅是一種養生拳法,除了能強身健體之外,還能增強心臟能量及肺活量。《HAVFIT》這次採訪到從事太極運動近20年的邢雅嵐(飄飄)教練,要和大家分享,除了健身、打球之外,一個符合現代潮流的運動新選擇。
邢雅嵐(飄飄)從幼稚園時期就開始學跳舞,並在國小4年級接觸太極,她坦承,一開始確實認為太極拳是老人的運動,動作實在太慢了!於是在老師的建議之下改練太極劍,但隨著時間拉長之後,飄飄逐漸成為太極拳與太極劍的專業人士,擁有破50場大型比賽的參賽記錄,獎牌無數,包含2008年代表台灣征戰世界盃,以中華隊選手的身份拿下太極拳64式季軍。
模仿夸父追日,但是我追不到 就是海邊奔跑一下就很開心了😆😆😆
Posted by 博士生瘋狂日記 on Sunday, March 8, 2020
練太極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提到練太極對身體的幫助,飄飄表示,太極是全身都會活動到的運動,不要看打的過程好像沒什麼事,動作又不快,但其實每個動作都是十分使勁的,會讓人累到滴汗那種,太極很重視氣場跟方位,配合呼吸、三點不動一點動,有在固定從事太極運動的人,平均而言,身體與新陳代謝、血液循環都會比一般人好。
飄飄進一步說明,太極作為華人的代表文化之一,相對於芭蕾,太極的氣是往下沉的,每個招式都有其意義,抱圓、出招的軌跡、防守卸力等等都有角度要講究,且按照人體結構去設計。飄飄表示:「一開始聽叔叔、阿姨說:『打太極對身體很好。』都不怎麼當一回事,一路走過來才深有體會。」除了調氣真的變順暢之外,手眼協調也會變好,根據研究結果,長者去學太極拳,肌力、握力、跟平衡感都相較之前有所進步。
「用意不用力」,太極拳文化底蘊深遠
太極拳講究「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氣流會跟著動作,出拳的人也能控制意念要會往哪裡去。飄飄舉例:「好比一個蹲下的動作,有練過太極的人,會知道要透過腰跨來帶動身體,也可以很輕易的判斷出身邊的人是用腰跨在蹲,還是用膝蓋蹲。」進一步延伸來說,一個有練太極的人,他的身體會知道怎麼使力發力,來達到最大效果,並判斷出什麼樣的動作對身體是高乘載、高負擔的,做任何運動時也能一理通萬理通,在學習基礎上比他人更有優勢。
而在心理層面上,太極拳注重修身養性,它不講大道理,講求實做,蘊藏東方傳統文化,內斂、沉穩,敵不動我不動,可以訓練個人的耐心或穩定度,做任何事情都不會過份急躁,但與此同時,不同人打太極也會顯示出不同的個性與風格。
我想練太極,該如何開始?
而有興趣練太極的人,會建議怎麼學習呢?飄飄表示,近年來從事太極這項運動的人變多了,而且還有年輕化的趨勢,除了學校社團之外,不妨可以在早上時間前往公園或運動場,找叔叔伯伯、婆婆媽媽一起練習,一開始先跟打,一段時間之後,就知道自己喜不喜歡,通常那邊都會有教練帶領,而且蠻無私,問什麼都會告訴你。
而如果是學校,或是外頭的門派與太極教室,就要稍微注意,授課過程可能會比較商業取向,很多時候教練只會讓學員把動作背起來,而不會去解釋每個招式的意義,這就比較可惜了。
『飄飄』教練的小檔案
雨傘阿雨傘~你怎麼壞了呢~ 攝影: 金悟祖
Posted by 博士生瘋狂日記 on Thursday, May 8, 2014
姓名:邢雅嵐
複合材料博士/現代舞者/太極教練/旅遊部落客
傳記:
- 代表台灣受邀德國史坦堡建縣百年慶祝參訪,遊行及演出
- 代表台灣受邀西班牙藝術季巡迴演出
- 七條龍日式燒肉15周年形象廣告女主角
- 世界盃太極拳64式季軍
- 全國總統盃,縣長盃,政大盃,會長盃太極拳24式冠軍
- 青海省旅遊媒體團行銷企劃
獎項:
- 新北市太極拳錦標賽64式太極拳第一名
- 新北市太極拳錦標賽24式太極拳第一名
- 政大盃64式太極拳冠軍
- 政大盃42式太極劍冠軍
- 大專盃武術錦標賽第二名
- 中正盃64式太極拳第一名
- 福爾摩沙盃全國太極拳錦標賽42式太極劍第一名
- 總統盃24式太極拳第三名
- 世界盃國家代表隊64式太極拳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