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9年, 職業摔角選手Rekka烈火:不是台灣之光 只是單純做想做的事

身形精壯結實,一側頭髮長及肩,尾端染得火紅,上方混上一層亮金;另一側則全數剃去,造型狂野不羈。他穿著華麗鮮亮的摔角褲,在擂台上厲聲嘶吼,接著用一連串動作,俐落地將對手拋摔、提舉。

 

他是Rekka(烈火),是台灣旅日走得最久的職業摔角選手,2013年在因緣際會下赴日,至今已摔了9年之久。這期間,他為求精進、拓廣視野,也曾赴美國、加拿大、中國等地出戰。

 

對於媒體紛紛為他冠上「台灣之光」,Rekka急忙否認:「我只是單純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你要說什麼台灣之光,以現在成績還完全搭不上邊。」或許是在日本待久了,許多詞句帶有濃濃日本腔。

 

不同於擂台上的熱血狂放,擂台下的Rekka語調細細的,總會謹慎地在句子跟句子中斷句,留出空白的秒數,好騰出些許時間構思下段談話內容。

 

究竟這樣一個謙遜謹慎,說話慢條斯理,又自述從小討厭摔角、運動神經不如旁人的人,為何會赴日投入職業摔角多年?摔角之於他的意義又是什麼?

 

 

從「陰影」到「熱愛」

 

「我一開始是討厭摔角的,從小運動神經也非常差,大概是中下等級。」Rekka解釋,小時候是哥哥喜歡摔角,當時自己成為練習對象,對摔角的印象只有「痛苦」,直到接觸摔角節目,才意識到這項運動「很帥」。

 

2003年加入摔角同好會,Rekka接著在高中推甄上榜後,抱著嘗試心態參加一場賽事,自此愛上踏上擂台的感覺,「上了一次(擂台)之後,基本上就上癮了,觀眾注視著你,周圍的歡呼也好、掌聲也好…。」

 

Rekka當時對摔角想法很單純,只是純屬愛好,並沒有把它當成職業目標。大學畢業後,他到一般公司上班,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思考轉換跑道之際,機會悄然降臨。

 

2013年,日本沖繩捎來摔角交流活動的邀請,Rekka抱持「製造美好回憶」想法前往,未料原以為只會待上2-3個月的旅程,直接延長到了以年為最小單位。

 

台灣、日本在摔角系統性技巧訓練的實力差距,讓Rekka大開眼界,決心留在日本學習精進。

 

 

足夠努力就能填補不足

 

對於一個日文基礎為0、手頭資金吃緊的人而言,做出這個決定可不容易,Rekka全然憑藉對摔角的熱愛,以及來自周遭的友善反饋堅持下去。

 

「宣傳摔角時,和群眾聊天,讓他們產生興趣看比賽,看完還很高興感謝…這些反饋讓我覺得,摔角不只是滿足自己,也不單只是為了生存。」Rekka初期收入並不安穩,仰賴在台灣存下的老本過活,甚至一度近用罄,但卻很值得,「失去很多,學習也很多。」

 

沒有多餘的錢上語文課,Rekka努力在日常會話中練習聽力、訓練語感,1年之後可以用日文基礎溝通。

 

自認運動天分不足,Rekka就靠大量努力、練習去填補差距,「努力的份量會呈現在擂台上,不管是基礎動作、外型、氣勢都是。」

 

 


 

摔角是為己也為他人

 

不過,約莫在4、5年前,Rekka也曾遇上撞牆期,曾一度對摔角迷惘。

 

日本職業摔角競爭激烈,出場機會減少及其他特殊原因之下,Rekka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項運動,無力感不斷湧現。

 

為了撥開雲霧、突破困境,Rekka決定跨出舒適圈,轉往美國、加拿大等海外挑戰,也釐清自己。這期間,他見識到西方觀眾的直接坦率,觀摩了摔角技巧的創新詮釋,同時也在一場比賽中重新找到努力的目標。

 

那一場比賽中,Rekka獲勝,卻因現場氣氛、與對手頻率問題,無法將摔角最好一面呈現給觀眾而陷入低潮,生涯首度因賽落淚,也因此重拾熱愛摔角的初衷。

 

「一般工作做不好,辭職就好,但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背負的東西,喜歡的話就不能逃避這責任。」Rekka期望能透過比賽,讓大家理解摔角的有趣美好,也不是一般既定印象的暴力可怖。

 

現在的Rekka依然在為摔角奮鬥著,為自己,也為他人。

 

 

你可能會喜歡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若有侵犯版權煩請即刻告知。